近年來發現AV試聽這一塊,似乎已經幾乎是電腦與多媒體的天下,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很少用電腦來聽,看DVD也一定要接音響雖然我家只有陽春的二手擴大機,但是多少還是能獲得些許的臨場感,近年來不知道是不是在S牌的洗腦下,乎大家只在乎有沒有FULL HD1080P 杜比五點一音效,似乎對兩聲道單純的美聲有所淡忘,好像電腦喇叭買好一點,就已經是莫大的享受,有鑑於集團常分享一些好音樂,本人應該也分享衣些好器材才能表現出音樂的本質與細膩之處,以下介紹的兩台,我非常喜歡他的古典外型,簡單不失高質感,讓我想到老爸的Harman Kardon,至今將近20幾個年頭還健在,鏟神就是喜歡老味,外觀雖然是老味,不過心臟可是全新的設計,也是YAMAHA回歸發燒本質的代表作品
從樂器起家,Yamaha可說是最接近音樂的音響廠家,他們的吉他暢銷全世界,鋼琴也差可和百年老店史坦威與貝森朵夫抗衡,但Yamaha鋼琴卻遠比歐洲 老廠便宜許多,在音響上面,Yamaha也承襲了這番「高貴不貴」的精神。看看CD-S2000與A-S2000,這麼精緻的器材,單機定價卻不到十萬 元,若是換上歐美Hi End品牌的Logo,不知道要貴上多少倍?
光看這托盤的結構 就知道不是等閒之輩了
CD-S2000的光碟承盤是由一整塊實心鋁材製成,抗震性能高於一般塑膠製品甚多,對於聲音表現自然有加分的效果。
數位與類比訊號的分離獨立電源系統確保訊號的純淨
像CD-S2000這麼有「高級感」的CD/SACD唱盤,絕對少見。承盤進出幾乎沒有 聲音,CD抽屜輕輕地滑出來,超薄的CD承盤更是絕對的高級感。數類轉換晶片採用Burr-Brown PCM1792,並採單聲道模式工作,可收訊噪比更高的表現。
買CD唱盤,數類轉換器的規格大家都差不多,因為晶片就是那幾家做得最好,但為何CD唱盤的聲音表現高低有別?關鍵還是類比放大的技術。CD-S2000 強調從DAC開始便走「全平衡」,送入低通濾波與輸出緩衝級,OP則選用NE5532,這是一顆滿老的的OP,但卻是名滿天下,早年Studer、 Revox到現在的德國mbl,都還喜歡用,優點就是耐聽順耳。在電源供應上,CD-S2000把數位與類比的供電完全分離,這是Hi End慣用的手法,但CD-S2000並未達到Hi End價格,照顧細節的周到卻不遑多讓。
延伸閱讀&資訊來源
http://pixmag.pixnet.net/blog/post/15027251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77
http://www.yamaha.co.jp/product/av/topics/s2000/a-s2000/index.html
http://www.diyzone.net/article.php?sid=1120
厚厚 有人越來越發燒了
回覆刪除不懂..
回覆刪除能解釋單字術語嗎?
太宅了啦
是發燒不是宅....
回覆刪除鏟神車帥人帥 當然也要重視品味
音響也是品味生活的重要一環
況且可以PO相機為何不能POC好的音響呢
鏟會館將來也是要非常注重這一塊
聲音生澀的電腦mp3 絕對不是集團聽音樂的唯一途徑
術語本人也是霧煞煞 霧裡看花
至於平衡就是XLR平衡類比輸出端子 是一種高階的音源接孔
聲音表現會比一般RCA端好不少 但多用於三萬以上 高階的CD播放機
必須也要搭配有相同接口的擴大器才能發揮實力
有這種洞的也是中高階以上機種....動輒三萬五萬以上
所謂類比就是一般電子訊號不是數位訊號010101所組成
CD唱片就是數位訊號 必須要透過電子晶片解碼才能聽到聲音
這過程就叫做DAC 因為喇叭只知道正跟負級的電子訊號
你給他0101叫電腦語言叫喇叭唱給你聽是不可能的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OP 我就不知 可能要問真正的電子工科宅男???
喔!
回覆刪除了解~
言之有理
我最崇拜鏟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