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車主吳先生的大方借出 感謝小強主任的尖嘴鉗 感謝阿儒的玉手 以及 羊先生的左腳與右手 ...才有此鬼...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Linda Farrow的新視野
敗家集團再次隆重介紹台灣買不到系列這次是眼鏡了Linda Farrow1970於倫敦成立走的是高單價眼鏡的路線當年在倫敦時尚圈相當有名氣但好景不常在90年代左右漸漸沒落生產線一度停擺後來到了2003年Linda Farrow的兒子在倉庫找到兩千多款當年停滯生產的眼鏡當時或許逐漸落伍但其復古的樣式在現今卻是正炙手可熱於是老牌子又重新翻身(羅雄,快去看看你們家有沒有什麼倉庫或地下室)現在他們為許多服裝品牌聯名設計各式款式搭配其品牌當季的服裝漸漸的Linda Farrow就像是變色龍一般各種創意與大膽的設計令人目不暇給其中Veronique...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金鑰匙,銀鑰匙。(三)
最近整理了一下照片,忘記跟大家分享銀鑰匙的實裝圖與原材質比較,慢慢欣賞吧! 原材質,黯淡無光,雖然有BRIDGESTONE的POWER..再來看銀鑰匙的表現吧!色澤光纖亮麗,不虧是貴金屬,使用925銀,使用上不成問題!經過表面處理,更有老味兒!連鋼印也馬虎不得,實實在在打上925與夢工廠(MengLi)字樣。有興趣的鏟迷們,請洽原力牌台北辦事處。&nb...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巴黎鏟神式樣!Motoconfort !
瑪黑區裡屬於輕排氣的一塊小樂土,我完全不確定型號,可能是D75...大家來解謎吧! 某天在瑪黑區閒晃時,那搶眼的鏟神配色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看來鏟神瘋到巴黎了...。上次跟大家介紹的是Mobylette sp50鏟神代步車,這次是鏟迷的小代步車。車頭把手的設計很特別,連接的方式我是第一次看到...線似乎特別多條....椅墊已經不是原廠椅墊,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尾燈的設計也是很特別的,近照。貨架.....恩純正的機踏車,椅墊很醜噎.....Mark,想必大家喵到汽缸了~有一...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本田與山葉1960年代250宿敵戰火...CB72 VS YDS-1
每次在古歌搜尋YDS1總是會出現CB72,搜尋CB72則也會會出現YDS1,這兩台銘車到底是有甚麼恩仇?不就是一樣是雙鋼的250CC,一台山葉一台本田罷了?為什麼博物館CB72旁邊要擺YDS-1?YDS底下的餅乾盒難到是別有風水用意(詛咒漏油嗎?) 哈.....隱約CB72也是有擺一個嗎?先來看本田1961 CB72諸元: 4行程氣冷OHC引擎、最高馬力/轉速:24P/9,000 r.p.m、内程×行程:54.0×54.0、排氣量:246cc、車重153KG、全長*全幅*全高:2,000×615×950、前輪框後輪框:2.75-18 ...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鏟神豆知識...之CCD COMS 大小篇...
By 鏟神集團
| In ceefix studio
集團內盡是愛好攝影的人士,以上這張圖是簡述現行各種相機的感光元件規格尺寸.....感光器和雜訊的多寡是有直接關系的 -- 假設同樣都是一千萬畫素的相機,感光器面積愈大,分配到每一個個別的畫素上的光就愈多,這時感光器就愈能分辨出入射光的色彩和強度,自然雜訊就會比較少。 調高 ISO 的過程就是將訊號成倍地放大,如果雜訊強的話,雜訊也會跟著被被大。這是為什麼數位單眼相機的高 ISO 表現會優於小 DC 的根本原因。想像穿過鏡頭投影出來的影像,全幅相機設計時,這個影像會差不多剛好覆蓋 35mm 的感光器,感光器將成像存下來,就是照片了。但現在我們手上有個比較小的感光器,放在同一顆鏡頭投影出來的成像裡,這時感光器無法存下整個成像,只能存中...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RELOAD!!!!ALISHAN!!!
車聚前夕,回味一下精彩的遠征阿里山吧! 因為之前相本有些問題所以刪掉了,最精彩的版本大重現!!耗時四天三夜,總計94X公里...回味無窮的零八年春天!這次趁著聚會前夕,讓鏟迷們好好回味一...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LowPower低能力老車部6月 - 鏟神走山
live,breathe, and ride......
6月27日 週六 早上9:00集合 10:00出發
福林路士林官邸公園前集合
(泰北高中旁)
本次是以"認真騎車"為宗旨的車聚
本次路線:
由仰德大道上陽明山大約騎15km後到達小油坑
之後便開始轉為下坡路段
下坡路段再騎4km後即可到達馬槽橋
也是本次路線第一個休息點
之後會依循陽金公路騎15km到達金山後轉2省道往淡水方向
也就是省道38.2處的【我的太陽'o sole mio】咖啡店用午餐
(地址:北縣金山鄉香菓園1號)
預計13:...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裝備競賽的另一層次 反璞歸真
裝備競賽的另一層次<反璞歸真>在數位洪流的淹沒下鏟神攝相裝備已經變成數位為主力,銀鹽為二軍,當然大家現在都有銀鹽的手動機,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偶而還是會回想起銀鹽色彩與顆粒感所帶來的肌理與觸感,機體的扎實耐用,都不是數位所及,即便是M8.2這種高貴的機體,雖然外殼是M但總少了些,手動上發條快門的手感與底片的期待感.......很慶幸富士這家廠商,嗅到了我們少數在無法忘懷銀鹽感動的消費者,所帶來的無限商機,在去年推出了為數不少的新製RF底片機,機體上的風格多採用過去富士的經典機種為藍本,在新時代以新的機身延續底片機的感動層次,接下來就介紹富士目前三款底片反璞歸真的人氣機種.....第一台...